為了提供不同年齡層的兒童與青少年,合適的活動內容,童軍運動根據不同的年齡分層,有不同類別的童軍,實施不同的組訓方法。分別是稚齡童軍(Pre-Cub)、幼童軍(Cub Scouts)、童軍(Scouts)、行義童軍(Senior/Venture Scouts)、羅浮童軍(Rover Scouts)。

我國的童軍運動在1912年2月25日在湖北武昌文華書院由嚴家麟先生首創,自此童軍運動開始在中華民國紮根茁壯;嗣後,隨著1916年世界幼童軍運動的開展,我國幼童軍也在1919年於上海華童公學校創辦,不只讓青少年可以接受童軍運動的洗禮,也將童軍運動朝向兒童族群紮根。隨著年齡成長的需要,在1917年貝登堡同時創立了行義童軍與羅浮童軍,而我國也在1924年在福建廈門的集美學校成立行義童軍,讓童軍運動不會因為逾齡而中斷。

我國羅浮童軍運動的推展,與當時的時空背景有很大的關係,在當時的環境下,只有相對少數的學子能夠繼續接受大學教育,羅浮齡層的青年多半已投入工作,隨後中國開始陷入戰爭頻仍的時代,大量青少年投入戰場,我國童軍運動的推展受到相當大的影響。因此,雖然在1925開始,曾經有零星的羅浮童軍活動出現,但是始終無法蓬勃,總會也直到1981年才頒布明確的羅浮組訓辦法。

有鑒於國際上對於兒童學前教育越來越重視的趨勢,世界童軍總部(WSB)開始提出幼童軍向下紮根的呼籲,1975年在丹麥Lundtoft舉辦的第25屆的世界童軍領袖會議(World Scout Conference)中,明確提出了Pre-Cub(幼童軍前期活動)的概念。從那時候開始,我國便不斷規劃Pre-Cub的活動方案,歷經多年的嘗試與改進,終於在1990年通過稚齡童軍進程與組訓辦法,讓我國的各階段齡層童軍發展趨於完整。

 

雷克斯團長提供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lvsscou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